【戰(zhàn)地日記】用愛和擔當留下人生難以忘卻的回憶
2020-03-14 20:47:38 來源:中新河南網(wǎng) 責任編輯:付海濤

中新河南網(wǎng)3月14日電(付海濤 馮福田 劉記)轉(zhuǎn)眼間我們已來到武漢馳援半個多月,和同行的10名隊友一樣,從開始時的思緒萬千,到投入一線病房的適應(yīng),從踏上武漢這座我們的第二故鄉(xiāng)那天起,我們便和這座城市“同呼吸,共命運”。

凌晨3點交接進入夜班,沉靜的城市在休憩中逐漸恢復(fù)著動力,寧靜的病區(qū)在患者都相繼熟睡后,除了監(jiān)護設(shè)備的滴答跳動聲,能夠感受到的就是自己肚子餓的咕嚕聲。這咕嚕聲似乎也會“傳染”一樣,同在夜班的隊友們相視的一笑,便能傳遞出相同的尷尬。但我們沒有一個人想到出去休息一會,順便“安慰”一下消瘦的胃,因為我們知道每套防護服都是那么珍貴,我們更知道,我們休息的那幾分鐘,或許對正在救治的生命來說是一種“瀆職”。堅守,是我們在到達武漢磨煉出的第一個意志,也是我們心中面對這些需要時刻關(guān)注的危重患者的敬畏。我們用慢慢調(diào)整自己的呼吸轉(zhuǎn)移干渴和饑餓的注意力,堅守著漫長的夜班。

我們負責的病房中有些特殊病人,他們都是養(yǎng)老院轉(zhuǎn)來的老人,平均年齡在80歲左右,大多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基礎(chǔ)疾病,甚至還有老年性疾呆癥狀,無法正常的交流。14床老先生雙目失明,情緒始終比較煩燥,不清楚自己為何住院,對我們也十分抵觸,語言的障礙又使得我們與他溝通起來非常困難,隱約能聽懂他是一直吵著要回家。為了能夠穩(wěn)定他的情緒配合治療早日康復(fù),我和隊友馬珂就在他身邊不厭其煩的安慰“您現(xiàn)在生病了,等病好了就讓您回家,您聽話…”就這樣你一句我一句,漸漸的老人情緒穩(wěn)定了下來。看著老人緊鎖的眉頭逐漸舒展,煩躁的情緒逐漸平和,開始和我們越來越多的溝通,我心里也泛起陣陣的成就感和對工作的動力。而像這樣醫(yī)護與患者之間互相鼓勵的溫暖場景,在病房里也是隨處可見。

經(jīng)過疫情的侵襲,在這里的患者不僅要忍受身體上的痛苦,還要忍受心理上的恐慌和焦灼,所以我們每個隊員都清楚,護理這些患者,需要給予他們更多的心理上的撫慰,讓他們感受到更多的溫暖,才能幫助他們更好的樹立戰(zhàn)勝病疾的信心,早日康復(fù)。有時只是一個微笑、一個問候、一個加油的動作,都會讓他們渾身充滿了力量。

人生,我們總會走一程陌生的路,看一路陌生的風景,聽一首陌生的歌,經(jīng)歷過這些陌生的途旅,相信,我們的付出和努力會成為我們一生最難以忘卻的回憶。武漢,我們與你共進退。

(投稿熱線:18237850555 郵箱:chinanewskf@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