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市長史根治實地調研潁河沿線水利工程。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水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科學規(guī)劃水利工程,系統提升供水能力,做足做好“水文章”,為高質量發(fā)展提供水安全保障。副市長盧希望、湯超一同調研。
潁河是流經我市的主要河流之一,自西向東南流經禹州市、建安區(qū)、襄城縣等縣(市、區(qū)),與南水北調中線總干渠、潁汝總干渠等交叉,通過水閘、倒虹吸等水利設施,與南水北調工程、北汝河形成了我市多水源聯合調度的水系網絡。
史根治一行首先來到位于潁河上游的白沙水庫,隨后沿河而行實地調研。白沙水庫是新中國成立后河南省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庫,史根治詳細詢問了蓄水、備汛等工作,并叮囑工作人員仔細檢查堤壩設施,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北來的潁河水與南來的丹江水在禹州的“相遇”處,矗立著南水北調倒虹吸、潁河退水閘等工程。南水北調潁河退水閘主要擔負著事故發(fā)生或工程檢修時的應急退水任務,水量充沛時可通過退水閘向潁河、許昌市區(qū)補水。史根治在了解南水北調干渠和水利工程運行情況后指出,要加強干渠管理,保障干渠水質,保護一泓清水永續(xù)北上。
在實地調研禹州潁河第一橡膠壩、建安區(qū)河灣壩后,史根治一行繼續(xù)南行,察看了油坊李閘、化行閘情況,這兩座閘均建于20世紀70年代。史根治仔細檢查了閘門運行情況,叮囑水利部門要積極爭取國家投資,及時除險加固。史根治一行還了解了沙陀湖調蓄工程進展情況。
史根治在調研中指出,許昌作為一座缺水城市,要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努力把潁河打造成生態(tài)河、幸福河,提升我市水資源配置、水生態(tài)修復、水環(huán)境治理能力。一要系統提升供水能力。堅持“全市一盤棋、局部服從全局”,科學統一調配潁河水源,實施日常精準調度。二要科學規(guī)劃水利工程。統籌考慮中心城區(qū)與禹州市、襄城縣、建安區(qū)的用水需求,組織水利專家開展調研論證,科學規(guī)劃、分步實施潁河水利工程建設提升方案。三要持續(xù)加強水系管理。深入落實“河長制”,抓好污染防治、防汛抗旱等工作,確保安全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