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縣人民醫(yī)院成功完成首例頸胸脊髓空洞胸腔引流術
2021-09-24 22:07:24 來源:中新河南網 責任編輯:劉衛(wèi)然
中新河南網駐馬店9月24電 9月12日,汝南縣人民醫(yī)院神經外科成功完成了全縣首例頸胸脊髓空洞胸腔引流術,這標志著汝南縣人民醫(yī)院神經外科在脊髓空洞治療方面,跨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患者,女,70歲,六年前患脊髓空洞癥在某醫(yī)院行“脊髓空洞蛛網膜下腔分流手術”后病情好轉。近段時間,因“后肩部疼痛,無痛溫覺喪失,雙下肢疼痛、無力逐漸加重”癥狀加重,來汝南縣人民醫(yī)院就診,行MR檢查診斷為“頸胸脊髓空洞”。神經外科副主任沈明輝認真研究了患者的病情和 MR片子,認為手術可行,隨即收住患者到科室。患者入院后,完善了術前檢查,由于患者年事已高,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使病情更加復雜,手術難度風險進一步加大。手術團隊組織了全科會診,對患者手術情怳進行了分析。如果不做手術,病情進一步發(fā)展,患者雙下肢會截癱,再做手術也很難恢復。在得到患者家屬的理解和支持后,根據(jù)患者的病情,手術團隊反復討論術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完善圍手術期應急預案,制定精準的治療及手術方案,擇期為患者成功實施了“頸胸脊髓空洞胸腔引流”手術。術后患者雙下肢肌力明顯好轉,正在康復中。

手術前


手術后
【相關知識鏈接】
什么是脊髓空洞癥?
脊髓空洞癥是一種先天性枕大孔區(qū)畸形的系列并發(fā)癥之一。先天性枕大孔區(qū)畸形還常伴有小腦扁桃體下疝,顱底凹陷征,寰樞關節(jié)脫位,寰枕、頸椎融合。
脊髓空洞癥有哪些臨床表現(xiàn)?
1、頸項短粗、后發(fā)際低,面頰不對稱;
2、有頸神經根刺激癥狀;
3、有顱內壓增高癥狀存在,腦脊液循環(huán)受阻而產生腦積水時可引起頭痛、嘔吐、視力障礙和視乳頭水腫等癥狀;
4、有眩暈共濟失調、面部感覺減退和視力障礙等椎動脈供血不足癥狀;
5、延髓和上頸髓受壓癥狀,可出現(xiàn)偏癱、四肢癱、四肢感覺障礙、腱反射亢進、病理征陽性、括約肌功能障礙和呼吸困難;
6、腦神經與上頸神經受累癥狀,表現(xiàn)為:枕頸部疼痛、面部麻木,聲音嘶啞、吞咽困難、舌肌萎縮;
7、小腦癥狀表現(xiàn)為步態(tài)不穩(wěn)、共濟運動障礙和眼球震顫等。
脊髓空洞癥嚴重嗎?
脊髓空洞癥是一種慢性浸潤性病變,其病變特點是:脊髓內形成管狀空腔以及膠質增生,常好發(fā)于頸部脊髓,當病變累及延髓時,會引起延髓空洞癥。如果進一步加重,可導致行走不穩(wěn),嚴重者可導致高位截癱。
執(zhí)行總監(jiān):王建 編輯:鄭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