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河南網駐馬店5月16日(通訊員:吳靖 馮巍)
急診科是沒有硝煙的戰(zhàn)場
24小時隨時待命
急促的電話鈴聲一旦響起
無論刮風下雨、酷暑嚴寒
不管白天黑夜、周末假期
就必須立即投入工作
每一次啟程都鳴笛沖鋒,每一個瞬間都生死攸關。對于駐馬店市中心醫(yī)院婦女兒童醫(yī)院急診科護士長朱瑾來說,“戰(zhàn)斗”隨時會打響。
多年來,她默默堅守在急診科這個生與死的搏擊戰(zhàn)場,用專業(yè)和死神作抗爭,用職責擔當挽救起無數(shù)條生命和家庭,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白衣天使的誓言,將 “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yè)精神融入到每一個工作瞬間。
“守護生命,我責無旁貸!”——她是與時間搶生命的“急先鋒”2006年,懷揣著對護理工作的向往,朱瑾開啟了她的護理職業(yè)生涯。如今,歷經將近20年的沉淀與積累,已經成長為一名“護理老兵”的她從未忘記自己的初心使命。
作為急診科護士長,她將“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yè)精神深深植根于日常工作的每一個細節(jié)中。她堅持以患者為中心,以“保存生命、減輕痛苦、促進健康”為職責,用真心、愛心和責任心對待每一位患者。無論是瑣碎的日常護理,還是緊急的危急搶救,她總是挺身而出,為患者筑起一道堅不可摧的生命防線。
為誤吞異物的幼兒實施海姆立克急救,直至患兒轉危為安;在轉運高齡產婦途中遭遇急產時,冷靜指導分娩,在救護車上迎接新生命的降臨;面對誤食藥物昏迷的兒童,迅速組織搶救,一邊安撫家屬情緒,一邊指揮洗胃、建立靜脈通道等操作,最終讓孩子脫離危險……朱瑾經手的類似案例不勝枚舉。
一次次打贏“生命保衛(wèi)戰(zhàn)”的背后,離不開過硬的職業(yè)技能和對工作的精益求精。
急診科是醫(yī)院的前沿陣地,工作節(jié)奏快、任務重、壓力大。根據(jù)急診科質量與安全管理指標的統(tǒng)計分析,以及院前急救護士生命質量的研究,朱瑾清楚地意識到,作為一名急救科護士光有一腔熱血是不夠的,還需要具備扎實過硬的護理前沿知識和急救技能才能永不落伍。為此,她始終如一地恪守核心制度,如同守護生命的燈塔,不斷磨礪自己的業(yè)務能力,力求在每一個細節(jié)上都達到完美。
當黨和國家有需要時,她更是勇敢站出來,在新冠疫情期間,她主動請纓,投身于抗疫前線,不僅負責管理核酸檢測門診,還參與了救治急危重癥患者的工作,用實際行動為人民群眾的健康保駕護航。
對于急診來說,越是團圓相聚的節(jié)假日,越是醫(yī)護最忙的時候。節(jié)假日不能陪在家人身邊是常事,經常錯過飯點時常事,半夜急救電話響起時常事,有人問:這么辛苦,后悔過嗎?朱瑾堅定地搖搖頭。“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完成自己的使命!”
“見到你我心里就踏實了。”——她是患者眼中的“定心石”
由于緊急入院的急診患者的發(fā)病急、病情重,無論護士接待、救治的速度有多快,患者家屬都覺得慢,心情難免急躁,醫(yī)患之間的矛盾也難免產生。
朱瑾積極倡導“微笑服務”,用溫暖的笑容驅散患者的陰霾。同時,她還強調“共情溝通”,要求護士們不僅要精準把握病情,更要細膩體察患者及家屬內心的波瀾與需求。一次,一位家長因孩子突發(fā)疾病情緒失控,值班護士忙于搶救未及時溝通。朱瑾立即上前詢問病情,耐心安撫家長,并全程跟進治療,最終讓家屬冷靜配合。
在醫(yī)療護理領域,護士不只是提供專業(yè)醫(yī)療照護,他們更是在患者心靈最脆弱時刻的守護者,給予患者希望與力量。朱瑾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醫(yī)者,治病救人之余,更需撫慰人心。”
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她帶領護理團隊,不怕臟和累像家人一樣照護高齡老人;與喪失生活信心的患者促膝談心,幫助他們重拾生活的勇氣;耐心傾聽、暖心疏解患者家屬的焦慮……
為了進一步提升服務品質,她還親自帶領科室成員,設立了“愛心服務站”,不僅提供便捷的設施與健康咨詢服務,還推行了“全程陪伴式護理”,確;颊咴诰歪t(yī)的每一步都能感受到溫暖與關懷。此外,她還定期組織健康教育講座,深入淺出地普及疾病預防知識。這些舉措顯著提升了患者滿意度,也讓急診科成為醫(yī)院人文關懷的標桿。有患者對朱瑾說, “見到你我心里就踏實了。”
“有我在,別害怕!”——她是同事們眼中的“領航星”
在急診科,技術是鎧甲,朱瑾是科內弟弟妹妹的“定心丸”和“領航星”。
有一次,科室收治了一名急性呼吸衰竭患兒,因年輕護士缺乏經驗,動脈血氣標本采集未能一次成功。朱瑾非但沒有絲毫責備,反而耐心地與當事護士一同回顧操作流程,甚至親自上陣,甘當“模擬患者”,任由年輕護士在她的身上反復練習,直至技藝純熟。她的耐心指導不僅提升了團隊技能,更傳遞了嚴謹務實的工作態(tài)度。“
和朱瑾姐搭班特別安心。”無論是面對驚惶的家屬、哭鬧的孩童,情緒失控的患者,她總能用一句輕聲的安慰、一個俯身傾聽的姿勢,化解冰冷的緊張感。
作為團隊帶頭人,朱瑾始終重視護理隊伍的建設。她以“人道、博愛、奉獻”的南丁格爾精神為指引,通過業(yè)務培訓、技能考核和談心交流,助力年輕護士成長。朱瑾深信不疑:“團隊的力量是無窮的,唯有每個成員都不斷進步,我們的護理服務才能更上一層樓。”她創(chuàng)新管理模式,優(yōu)化搶救流程,確保高效應對突發(fā)情況。一次深夜,科室接到交通事故傷者的緊急通知,她迅速從家中趕回醫(yī)院,協(xié)調資源、調配人力,帶領團隊連續(xù)奮戰(zhàn)數(shù)小時,最終使所有患者轉危為安。當朝陽升起時,她疲憊卻欣慰地感慨:“職責所在,性命相托。”
“護理事業(yè)任重道遠,但只要我們矢志不渝,定能在生死邊緣筑起堅固的防線。” 這是在朱瑾常說的一句話,她表示,未來,將繼續(xù)以“白衣天使”的責任為指引,做生命的擺渡人,以專業(yè)為盾、仁心為燈,在急診護理的道路上永不停歇。正如入職時的誓言:“不問來路,只問歸期。讓希望永遠比絕望多一次心跳的距離。”
編輯:陳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