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線”遞交入黨申請書 她經受住了“戰(zhàn)火”的考驗
2020-02-21 20:18:01 來源:駐馬店市中心醫(yī)院訂閱號 責任編輯:劉衛(wèi)然
中新河南網駐馬店2月21日電(通訊員:丁宏偉)“我是駐馬店市中心醫(yī)院胃腸甲狀腺外科的護士楊慧。我鄭重向黨組織提出申請: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愿意為共產主義事業(yè)奮斗終身!”2月1日,當楊慧鄭重遞交火線入黨申請書的時候,她已經連續(xù)奮戰(zhàn)在抗擊疫情一線十多天了。

“全身武裝”的楊慧準備進入隔離病區(qū)
疫情剛發(fā)生,她就寫下請戰(zhàn)書:“讓我去一線吧,我會竭盡全力把工作做好。家里都已經安排妥當,家人非常支持我!”其實,她的母親病故留下父親形單影只,原本一家人早就計劃春節(jié)帶著父親外出過年,讓老人散散心。不料,疫情突然襲來。楊慧經過慎重考慮,向家人表達了上一線的決心和愿望。身為黨員的老父親非常支持她。父親說:“孩子,你既然選擇了護士這個職業(yè),不去保護老百姓的健康誰去保護?關鍵時候,爸爸支持你,不過你一定要注意防護,只有自身安全才能更好地照顧病人!”
大年三十,作為醫(yī)院抗疫突擊隊第一梯隊成員,楊慧走上戰(zhàn)場,走上疫情防控與救治的第一線。“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發(fā)熱門診大廳一下子擠滿了人。作為引導護士,我們的任務繁重。每天早上7時30分到崗,開始維持秩序,登記,詢問患者流行病史,然后帶患者到診室,之后根據醫(yī)生的診斷帶患者去抽血做CT,中間要不厭其煩地向患者解釋注意事項。CT片子出來后,我會拿著CT片子帶著患者讓值班醫(yī)生做進一步的診斷與治療。開始幾天發(fā)熱門診幾乎爆滿,我們滿負荷運轉,每天直到下午5時30分,一天的班才結束。”楊慧回想起那幾天的場面,記憶猶新。
楊慧說:“患者的需要就是我們追求的動力。我們早已經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在人民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要勇往直前,逆風而行。這段時間我真正明白了救死扶傷的含義,也真正明白了這身護士服的價值。”在發(fā)熱門診忙碌多日后,楊慧因業(yè)務能力突出被緊急抽調到PICU隔離病區(qū),照顧那些小患者。
楊慧告訴記者:“早在疫情剛發(fā)生的時候,我們科的護士長薛曉紅就給我們上了一堂關于新型冠狀病毒的培訓課,還請我們的科主任傳授了進入隔離區(qū)應注意的事項。”
雙層口罩、雙層手套、雙層帽子、連體衣、護目鏡,穿戴齊備后,楊慧發(fā)現呼吸起來很困難,鼻梁被壓得難受——在這種情況下為病人治療,困難程度可想而知。
“一個班下來,我們脫下這身裝備后就互相調侃——臉上一道道印痕,也許是我們最美的模樣。”楊慧告訴記者,身材微胖的同事,脫下手套后雙手因出汗皺巴巴地發(fā)白,腳下的膠鞋可以倒下來汗水!
但無論有多少困難,大家都各司其職,決不會因為個人原因拖大家后腿,影響救治病人。
面對病區(qū)里的一個個孩子,楊慧將心比心,內心充滿了同情。“我也是一名母親,孩子小的才幾歲。當小患者仰起小臉,一遍遍詢問自己的病情,詢問自己什么時候才能出去找媽媽時,我的心里就一陣酸楚——天下的母親都一樣!”楊慧告訴記者,其中一個孩子的母親,托護士給孩子送飯的時候打來電話:“兒子,你一定要堅強,一定要加油,一定要配合醫(yī)生護士。他們辛苦地代替媽媽照顧你、陪著你,你一定要聽他們的話……”
楊慧感嘆:“再苦再累,有這么通情達理的患者家屬的支持,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農歷正月初七,換班的時候楊慧的手機響了起來。電話中,孩子深情地祝福她:“媽媽,生日快樂!”弟弟和弟妹忙著給她微信發(fā)紅包。視頻中,爸爸似乎蒼老了許多,微笑著再一次告訴女兒:輕裝上前線,家里一切都好!
那天晚上,護士長特意送來了蛋糕和水果。她的丈夫對她說:“有我在,咱爸、咱娃都好。你照顧好自己就是全家最大的福!”
楊慧告訴記者,丈夫幾次電話都沒說完就掛斷了。她明白丈夫:他不想讓自己哽咽落淚的場景被妻子看到。她的內心深處,有一股暖流,如春天般溫暖。
執(zhí)行總監(jiān):王建 編輯:張靜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