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始:金老漢養(yǎng)蝦記
2020-07-01 16:00:54 來源:中新河南網(wǎng) 責任編輯:潘再軍

中新河南網(wǎng)7月1日電 一大早,河南固始縣徐集鄉(xiāng)趙崗村李崗村民組村民金玉發(fā)老漢,像往常一樣騎上電動三輪車,把30多斤小龍蝦送到集市上賣給了收購商。抖抖手里200多元賣蝦錢,老金兩眼笑成了一條縫:“雖然不多,但天天有錢掙”。
今年74歲的金老漢不差錢。他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婚后另立門戶,生活富足。二兒子在北京從事廢品收購,年收入30萬元左右。金老漢和老伴現(xiàn)在跟二兒子一塊生活,老兩口平時照顧一下雙休日放學回家的孫子孫女,清閑自在,吃穿不愁?梢惠呑拥膭趧颖旧,使金老漢成為閑不住的人,他說俺身體好,干慣了活不干悶得慌。這些年,他和老伴種了20多畝地,一年能進1萬多元。孝順的兒子、兒媳讓他歇著點、享享福,他說:“現(xiàn)在都是機械化收種,管理上操操心就行了,種莊稼不累。”
然而,金老漢并不滿足于此。

他鄰居朱會理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在駐村第一書記周軍的幫助下,2017年,朱會理靠養(yǎng)殖小龍蝦甩掉貧困帽子,家境一天比一天好。這讓閑不住的金老漢有些“眼饞”了,他有空就往朱會理的蝦塘邊轉(zhuǎn)悠,還找話茬與其套近乎,一來二往,朱會理便揣摩出了金老漢的心思。
“老金,想養(yǎng)蝦我教你”。“嘿嘿,你愿教我就學”。就這樣,金老漢開始搞起來小龍蝦養(yǎng)殖。2018年春季,在朱會理的指導下,金老漢把自家的3畝多責任田改造成稻蝦共生田,朱會理把老金的蝦田當成自己的事來操心,從蝦苗投放、飼養(yǎng)管理,到蝦病防治、成蝦捕撈,朱會理都毫不保留、手把手的教,金老漢很快掌握了養(yǎng)蝦的訣竅。2018年到2019年,金老漢養(yǎng)蝦純收入5萬多元,把金老漢樂的嘴都合不攏,逢人便說是朱會理教他養(yǎng)的蝦。

“今年受疫情影響小龍蝦便宜點,但一畝也能賣三四千塊錢,加上蝦田里的水稻,收入比光種莊稼強多了。還有一點,蝦田里的水稻沒施一點化肥,也能賣個好價錢。”金老漢對稻田養(yǎng)蝦充滿信心。(馬曉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