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滿足自己對探險和自由的向往,他越野的初衷從未改變:打破國人對「國產車不能勝任極限穿越」的誤解,立志用民族品牌探險祖國的土地。
作為越野圈的參與者和記錄者,「巡秘境」一直密切關注劉杰的動態(tài),被他的故事深深吸引。巡秘境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自成立以來,就致力于傳播汽車越野文化,尋找去極限運動中能代表民族品牌的同行者。因為相同的文化理念,他們追隨劉杰的軌跡跟蹤采訪,和他暢談長河落日與國貨自信,同時也為大家解開對于極限穿越的一些疑惑:極限穿越生活到底是什么樣子?塔漠穿越到底有多難?他憑什么「封神」?又憑什么篤信能以一己之力為民族品牌代言?
以一己之力為民族品牌「代言」,他憑什么?
從一個愛好者進階到探險家,是長達十年無數次絕處逢生的穿越歷練。和所有越野同好一樣,劉杰最開始也是遵循前輩們的經典穿越路線試水,唯一不同的是,他開的一直是國產車。
「極限挑戰(zhàn)+進口大排量」的組合多少年來早已深入人心,它同時也成為一個經濟門檻,把許多對極限穿越感興趣的人擋在門外。剛涉獵時劉杰就發(fā)現「國內所有具有挑戰(zhàn)性的極限路線,幾乎找不到國產車的身影」,真是車的問題嗎?他不服氣,當起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每一次穿越,他都用圖文和視頻記錄整個過程,算得上是一份詳實的國產車極限測試高配案例。發(fā)燒友們在他的視頻里學習車輛改裝、脫困技能,直觀感受車的極限性能和優(yōu)劣勢。
一次次成功穿越的事實證明,劉杰對國產車的樂觀并非盲目和孤勇!竾a車這些年一直在吸取國外先進經驗技術,進步得非?,也具備穿越素質。」車輛綜合品質的差距目前還是客觀事實,但他認為,能挑戰(zhàn)成功并不全然是因為擁有了一輛「武裝到牙齒」的極品車。2015年,他帶隊穿越內蒙境內四大沙漠(庫不齊,烏蘭布和,騰格里,巴丹吉林),參與挑戰(zhàn)的18輛越野車只有兩輛成功抵達終點,其中就有他駕駛的某品牌國產車。
數不清的越野次數練就他足夠專業(yè)的行駛經驗和越野能力,在豐富的地理、歷史、文學知識儲備強「助攻」下,他成為極限穿越圈的意見領袖。從一個普通越野咖變成探路者,直到有能力單車橫穿N39、N40的塔漠,他只想以創(chuàng)造世界紀錄的方式證明「一個中國人駕駛民族自主品牌,足以挑戰(zhàn)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具挑戰(zhàn)性的路線,向全世界展示我們的民族自信」。
他認為,探險精神是一個國家民族活力的體現。然而近100多年,樓蘭古城、小河墓地等古跡沒有一個是中國人自己發(fā)現的。「如果19世紀是屬于歐洲的探險時代,那么現在,我們應該有所作為了!
在他的影響下,更多正在猶豫的人上路了。2017年,院線紀錄片電影《我是車手》拍攝期間,作為主演(之一)的劉杰收到一封挑戰(zhàn)書,在巴丹吉林沙漠,這場3.6排量牧馬人和國產福田皮卡的較量,吸引了全國各地147輛越野車前來觀戰(zhàn)。如他所言,探險才剛剛開始。
十年沙漠穿越,成就極限越野探險家
從2010年開始,劉杰把公司交給妻子打理,在別人眼里放下家庭和工作的他從此越走越遠,越走越荒,越走越野。
起初只是在經典路線積累經驗,漸漸地跑完了所有前人走過的路線,他開始試著打破規(guī)則,嘗試探索「第一次」。電影《我是車手》的導演就是看到了這些有趣的「第一次」才注意到他的——他發(fā)布的穿越貼動輒就是一百多萬的瀏覽量,和其他海量的攻略差異明顯,路線靠自己找,內容全面專業(yè),自救脫困技巧翔實,地理、歷史知識點的細節(jié)信手拈來。
2012年7月,趁兒子放暑假,劉杰開著陸風X8帶他在瀘沽湖和亞丁之間摸索出一條最短距離的越野線路。在此之前,從瀘沽湖前往亞丁只有一條約800公里的旅游線,沿途風光很好但「缺少越野的刺激」。他在地圖上搜出省道216,為了探明這條線路穿越的可能性,沿六個方位依次嘗試,前后四天,行程近千里,最終探索出一條273公里近乎直線的穿越路徑,其間翻越高山,峽谷,森林,牧場,河流,湖泊,「是一條可以和『丙察察線』媲美的越野線路」。在這條帖子的指引下,驢友們開始順著軌跡向亞丁挺進。
劉杰口中的「丙察察線」又是一條怎樣的線路呢?時間退回到2011年11月底,他單車成功穿越丙察察線,打破了每年10月份以后丙察察線因冰雪封山無法通行的傳說。丙察察線是內地進藏的第七條公路,也是最為艱險的進藏路線,在橫斷山脈的腹地深處,挑戰(zhàn)這條尚處在鎖閉狀態(tài)的公路,遭遇驚險刺激:越野車嚴重的高原反應導致發(fā)動機動力下降,水溫居高不下,水箱破裂,空氣流量計失靈;發(fā)動機油底殼破裂,海拔四千多米無手機信號時機油漏干,被困兩天;高原湖泊里越野車掉進冰窟窿……
就這樣,從單車穿越丙察察線到單車橫穿羅布泊,從連穿四大無人區(qū)到探訪古絲綢之路,從穿越內蒙四大沙漠到挑戰(zhàn)塔克拉瑪干,這些地方都留下了他挑戰(zhàn)穿越、測試國產車極限的車轍,他甚至創(chuàng)造了國內房車穿越沙漠的紀錄。
沙漠有多美,不深入其中無法體會?此暮脚囊曨l,廣袤無垠的沙海里,車像螞蟻一樣蜿蜒蛇形,目之所及盡是蒼莽渾厚的黃,有時渾圓的落日貼著沙漠的棱線透出一層深紅,有時明亮的陽光把周圍渲染出各種顏色,這是身臨其境者的幸運,包攬著自然給予的詩意。
外表光鮮的破紀錄者,在這樣的詩意里,成就著自己的理想主義!竷H僅是穿越那沒有意思」,劉杰要的是真正的探險,「看別人看不到的風景,喂飽好奇心!顾麨榇搜芯繗v史遺跡,學習地理知識,研究三壟沙的成因,「你能想象嗎?當年斯文·赫定和斯坦因進羅布泊時還坐船了,現在一滴水都沒有,為什么?」走完西域的絲路古道,陽關道,樓蘭道,大海道,矟桿道,莫賀延磧道,拍攝了11部紀錄片,思考最多的還是和這片土地有關的事情。
這是屬于劉杰的英雄主義。像小時候看女排沖入亞洲走向世界那樣,他希望身邊探險的同行者越來越多,他希望國產車有朝一日也能走向世界。一百年前,斯文·赫定在回顧自己的探險生涯時,曾經寫下過這樣的話:“落后的亞洲也會再次進入文明和發(fā)展的新時代,中國政府若能使絲綢之路重新復蘇,必將對人類有所貢獻,同時也為自己豎起一座豐碑。”他的話已然應驗。
(未完待續(xù))
「巡秘境」和記者將持續(xù)跟蹤報道劉杰秘境穿越之旅,探索中華文化遺落的文明。也希望每一位熱愛汽車越野的朋友,都能用車轍抵達心向往之的那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