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shù)學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效果好
(學術論文)
——重慶市. 云陽縣教師 管伯清
電話:17729670692 微信:13272520928 QQ:1309752823
一個班級的學生在知識能力、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等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而素質教育要求我們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如何讓優(yōu)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飽”、差等生“吃得了”,這就決定了現(xiàn)行的教育必須遵循因材施教原則,實行分層教學。所謂分層教學,即在常規(guī)的班級授課制的條件下,既注重學生在同一班級中學習的共同特征,又重視學生個體發(fā)展中的差異性。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發(fā)展水平的差異,設置不同層次的發(fā)展目標,激發(fā)學生的活力,改變學生被動學習、被動發(fā)展的狀態(tài),努力形成學生主動學習、主動發(fā)展的局面,提高全體學生的素質。
一、摸底調查,劃分層次
實施分層教學,首先教師必須要通過查閱學生檔案、測驗、平時觀察、家訪等各種途徑,充分認識每位學生個體間的差異,綜合考慮每位學生原有的水平、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等,掌握全班學生的基本情況,將學生按一定的比例分為A、B、C三個不同層次。各層次學生人數(shù)的比例一般以1:2:1為好,也就是把全班學生中的1/4學習、思想較好的編為A組,1/2一般(中等)的學生編為B組,目前1/4較差的學生編為C組,重新編排座位(座位編排如圖:BB‖CA‖CA‖BB)?紤]到C組學生各方面能力相對較差,編排座位時首先讓C組同學坐在中間,與A組同桌,這樣有利于A組生發(fā)揮榜樣示范作用,帶動C組學生,使C組學生在有意無意中受到啟發(fā)和幫助,并向學生說明這種分組和座位不是一成不變的,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測試,不間斷調整。為防止分層帶來的不利因素的影響,在做好學生工作的基礎上,召開家長會,向家長講清分層是一種手段,讓差等生有更多的指導機會,培養(yǎng)優(yōu)等生的自學能力,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素質才是目的,以取得家長的理解、支持。以發(fā)展的眼光,公正的態(tài)度客觀地劃分學生的層次,是實施分層教學的基礎。
二、鉆研教材,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對整個教學過程起著調節(jié)、導向和控制作用。而實施分層教學首先必須體現(xiàn)在教學目標上。因此,正確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是實施分層教學的重要前提,教師課前應認真鉆研教材,把握大綱及教材的重難點,在備課中針對教材和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準確把握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要求,制定分層教學目標:人人達到的基礎教學目標和學有余力的學生立足發(fā)揮他們的潛力的提高性教學目標。如在“分數(shù)(百分數(shù))乘法應用題”教學時,要求C組學生能初步看懂線段圖,能根據線段圖正確列式;而A組學生則要求他們初步學會畫簡單的線段圖,并能正確列式。這樣有利于保持和激發(fā)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避免因教學目標一刀切而造成的差生跟不上,優(yōu)生浪費時間的不良現(xiàn)象。
三、因材施教,課堂教學面向全體學生
因材施教,既是一種教育思想,又是一種教學原則。在教學中,教師心中不僅有優(yōu)等生,也要有差等生。只有面向全體學生,才能真正達到全面提高素質、充分發(fā)揮才能的目的,這是實施分層教學的關鍵。對優(yōu)等生以放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導學生自學;對中下生以扶為主,扶中有放,重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習?傊,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各不相同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前進,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如在教學“求一個數(shù)(0除外)的倒數(shù)的方法”時,對優(yōu)等生可以直接通過自學,使其發(fā)現(xiàn):乘積是1的兩個數(shù)互為倒數(shù);求一個數(shù)(0除外)的倒數(shù),只要把這個數(shù)的分子、分母調換位置。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對中等生可先出示自學提示:
(1)觀察準備題,這幾道題有什么特點?
(2)什么叫倒數(shù);
(3)怎樣求一個數(shù)的倒數(shù)?通過分組討論,使他們明確倒數(shù)的意義及求法,而對差等生則在教師的直接指導下,學習思考,努力完成學習任務:理解倒數(shù)的意義,掌握求一個數(shù)倒數(shù)的方法。同樣,由于不同層次學生運用知識能力的不同,因此練習設計要具有層次性,有差異地布置練習。一般地講,對與例題配套的基本題要求全班學生都掌握,如課本上的習題(選做題和思考題除外),做這類題中上生沒困難,教師要求他們獨立完成,對差等生就有一定的困難,教師必須加以指導,使他們通過努力也能完成,而對于選做題、思考題等發(fā)展題只要求優(yōu)生去理解。如在復習:“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時,先讓學生解答:“一塊平行四邊形木板,底是12厘米,高是8厘米,求它的面積”。使全體學生達到基本要求。然后出示變式題:求下面圖形的陰影部分的面積:(單位:厘米)
(1)(2)這兩題只要求優(yōu)等生去思考、去解答,以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這樣,既增大了學生思維量,拓寬了學生的思路,又減輕了學生的精神負擔。
四、分層評價,及時調整層次
成功的評價反饋是對學生學習的最高獎賞,是激勵學生學習的有力手段。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對差等生采用表揚評價,尋找其閃光點,及時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對中等生采用激勵性評價,既揭明不足又指出努力方向,促使他們的積極向上;對優(yōu)等生采用競爭性評價,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促使他們更加嚴謹謙虛,不斷超越自我。而及時調整層次是分層教學中重要的一環(huán),如果固定學生的層次,久而久之,就會產生一種不求上進的現(xiàn)象。因此,要及時調整層次,使每個學生都有升級或降級的可能,具體做法是:如果A組中的某些學生成績下降,還不如B組中的某些學生,就把A組中成績下降的學生調換到B組,而將組中成績進步的學生調換到A組;同樣,C組學生經過努力成績進步了,也可以調換到B組,B組學生成績退步的也可以調換到C組。這樣,通過評價,使成績進步的學生上到高一層次,成績退步的學生降到低一層次,從而在班級中形成競爭意識,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成功的機會。
總之,分層教學是從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實際水平出發(fā),以他們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為發(fā)展目標,遵循教育規(guī)律和學習發(fā)展特點的一種教學實驗模式。在數(shù)學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有利于素質教育在數(shù)學教學中落到實處。
管伯清簡歷
管伯清,男,1972年生,重慶云陽人,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大學文化,教師,中國共產黨黨員,1992參加工作,多篇學術論文獲得優(yōu)秀論文獎!2004年在《第二課堂》雜志和《南腔北調》雜志上發(fā)表《贈白鴿》、《殉長江》詩歌等作品首次獲得優(yōu)秀文藝作品創(chuàng)作獎,2018年6月創(chuàng)作整理完畢第一部詩集《(渝東地區(qū))巴山詩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