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河南經(jīng)濟 > 文化藝術(shù) > 熱線:0371—65710329 信箱:hntyxww@126.com
中國國際新聞雜志社電(作者:中國國際新聞雜志社智庫專家委員會副主席、著名文學評論家沈文華)著名詩人、新聞學者、中國國際新聞雜志社社長郝江華,以“愛”為主題,在兩年多時間內(nèi)勤奮創(chuàng)作并發(fā)表“愛”系列組詩76首,其詩情詩意是真愛的凝聚和詮釋,彰顯大愛無疆。
詩人寫于2月12日的《愛的抗疫》,是其第39首,“防疫抗疫大決戰(zhàn)/中華民族齊亮劍/冠狀病毒遭圍殲/禍害百姓遭天譴/國家英明出決策/領(lǐng)袖主席頌詩篇/總理慰問進武漢/白衣天使救苦難/火神雷神齊出征/舉國上下做慈善/人民主動自隔離/黨員牽頭沖前線/斬除妖魔伸正義/眾志成城捷報傳/健康中國多歌唱/天佑中華保平安”。詩人胸中的激蕩情感噴涌而出,疫災難以避免,大災必有大愛。
愛,需要表達;更需要傳遞。第二天,中國國際新聞雜志社即推出該雜志音樂傳播學院常務(wù)副院長馬麗繼抗疫新歌《天佑武漢》、《能做點什么才好》,旨在通過音樂作品和歌聲,參與防疫抗疫。又推出青年歌手李娣抗擊疫情公益歌曲《逆行路上》,并將所有版權(quán)收益捐獻給一線抗疫人員。為此,詩人寫下了《愛的傾聽》,“聽你的聲音/就象和靈魂/親密的對話/聽你的聲音/就象在陶醉……/聲音溫暖/日月星辰/真愛永恒”。周國平曾說:“人間若有大愛,就只能首先以小愛的形式存在,只能從小愛中發(fā)端和升華。一個人真正從小愛中領(lǐng)悟之愛的實質(zhì),他就已經(jīng)進入了大愛的境界中了。”
中國國際新聞雜志社副社長解勇,植物醫(yī)生DR PLANT創(chuàng)始人,在了解湖北疫情后,第一時間就組織了植物醫(yī)生日本團隊在日本采購口罩物資馳援武漢,捐贈給武漢抗疫一線醫(yī)院。2月3日,植物醫(yī)生向黃岡市慈善總會捐贈抗疫專款2020萬元。詩人又寫下了《愛的平靜》,“思念似一種疾病/思念又是一種幸遠/忽上又忽下的風箏/心總象那/顫抖又顫抖的繩橋/所有的風聲/都是我對你的傾情/所有的風景/都是我給你的美好/給你我心甘情愿/給你我義無反顧……”。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處處體現(xiàn)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人類博愛精神。
疫情,讓中華民族迸發(fā)出氣壯山河,感天動地的偉大力量。中國國際新聞雜志社東南亞分社和國際正能量促進會在馬來西亞開展抗疫防疫公益活動,捐贈口罩,專遞善舉。北歐分社、瑞典分社和歐洲高科技產(chǎn)業(yè)聯(lián)合會,聯(lián)合海外華人、華僑以及僑胞、商會積極幫助訂購國內(nèi)所需的醫(yī)療物品。詩人觸景生情《愛的母親》,“母親啊/今天是您的節(jié)日/我為您淚流滿面/您說/您要堅守一顆/果敢而永恒的愛心/愛國家愛民族愛人民吧/您永遠都在高山之巔/您永遠都在云海之上/鼓勵您的兒女們/鼓舞您的子孫們/高舉起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疫情無情,人間有情。詩人以愛心謳歌手拉手,心連心,舉國抗疫為一體的精神偉力。
4月8日,中國國際新聞雜志社APODC亞太國際文化藝術(shù)風采大賽組委會聯(lián)合主辦“我和我的祖國----世界華人大型公益藝術(shù)展播”,為助防疫抗疫工作,歌頌逆行者們,凝聚力量,鼓舞意志,傳遞真善美,更體現(xiàn)出藝術(shù)工作者強烈的社會關(guān)懷和使命擔當。短短一個多月,收到來稿800多個,共有300多個藝術(shù)團隊參與,發(fā)揮了文藝在疫情阻擊戰(zhàn)中的鼓舞激勵作用。詩人用《愛的表達》作了宣言,“我愛你愛的真心/我愛你愛的真誠/我愛你的真實/我愛你愛的永恒”。《愛的天心》“永恒是我們/創(chuàng)造價值的生命/永恒是我們/純潔無暇的靈魂/永恒是我們/崇高而偉大的思想/永恒是我們/勇往直前和奮斗的天心”。
詩人“大愛無疆”的愛心,其詩其意,可謂恭、寬、信、敏、惠。恭,誠也!恫烁T》有言:“人心一真,便霜可飛,城可隕,金石可貴。”寬,積善積德,善行善舉。信,誠信而行,持之以恒。敏,勤奮勤作,筆耕不綴;,助人為樂,利國利民也。
梅堯臣說:“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境,見于言外。”姜夔說:“意中有景,景中有意。”縱觀詩人之謳歌,情景有所側(cè)重,有的側(cè)重在寫情境,有的側(cè)重在寫景物。其景其情,那就是詩人胸中翻滾不息的“愛”,永無止境。
祝愿詩人《愛》詩集早日出版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