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貿雜志社電(國家級期刊•中國經貿雜志社副主編郝江華推薦)為引導廣大師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民族自豪感,培養(yǎng)堅韌不拔的奮斗精神和家國情懷,安陽工學院以“把災難當教材 與祖國共成長”主題教育活動為契機,積極謀劃、壓實責任,思想上高度重視,組織上統籌推進,行動上務實創(chuàng)新,形成了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常態(tài)化工作體制和機制。
組織領導規(guī)范化,保障主題教育活動有序開展
學校成立了由黨委書記、校長為組長,其他校級領導班子成員為副組長的主題教育活動領導小組,設立了理論宣傳、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作用發(fā)揮、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思政、思政課程、團組織思想引領、科研、公共衛(wèi)生教育、綜合協調與督查9個工作專班。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召開了“把災難當教材 與祖國共成長”專題學習研討會。會議明確要求,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把責任扛起來、把任務落下去、把工作做扎實,確保主題教育活動有力有序開展。
政治引領常態(tài)化,夯實主題教育活動基層基礎
學校各基層黨組織積極開展“把災難當教材 與祖國共成長”主題黨日活動,組織廣大師生黨員共同學習抗疫相關知識和各行各業(yè)的戰(zhàn)疫英雄事跡等,廣泛宣傳黨員沖鋒一線的責任擔當,積極引導各基層黨組織開展黨員志愿者服務活動,充分發(fā)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戰(zhàn)斗堡壘、先鋒模范作用。對在疫情期間嚴格落實上級部署要求、積極采取有效措施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做出突出貢獻的27個先進基層黨組織、111名優(yōu)秀共產黨員和29名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予以表彰,引導廣大干部師生深刻認識時代使命和責任擔當,積極投身學校事業(yè)發(fā)展建設。
思想教育多元化,補足主題教育活動精神之鈣
組織全體輔導員及學生觀看“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直播課程,充分挖掘疫情防控期間育人元素,通過專家講解、領導宣講、專業(yè)指導、師生示范、實操演練等形式,加強對師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學院積極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式,以“直播教學授課+線上交流研討”的全新教學模式,設置了“馬克思主義理論視角看疫情”“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彰顯強大中國力量”等20多個授課專題,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科普教育,幫助學生堅定戰(zhàn)勝疫情的信心。學校充分發(fā)揮課堂“主渠道”作用,將課堂與思政相結合,各個專業(yè)課因地制宜,開展“戰(zhàn)疫小課堂”,在尊重課程內容的科學性、邏輯性、完整性的基礎上,把防疫阻擊戰(zhàn)中的中國精神、先進事跡等鮮活素材及時納入課堂,引導學生用所學知識服務于國家需要和民族復興。
樹立典型示范化,形成主題教育活動行動自覺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學校一大批青年學子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先后有351名學生志愿者在各自家鄉(xiāng)投入到抗疫一線的工作當中,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學校通過校園網、微信等校內媒體刊發(fā)了“防疫阻擊戰(zhàn)、支部強堡壘、黨員走在前”先進典型系列報道,樹立了一批在疫情期間堅守崗位、工作突出的先進教師典型,宣傳推廣了一批學生志愿者先進典型。為深入發(fā)揮抗疫典型事跡的思想政治教育意義,在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下,學校開展了“抗疫先進事跡宣講報告會”活動,選樹了6名抗疫斗爭中表現突出的師生代表在全校范圍內進行宣講,勵全校師生在堅持黨的堅強領導中堅定政治信念,在擔負抗疫任務中彰顯使命擔當,在踐行根本宗旨中傳承優(yōu)良作風,在弘揚民族精神中強化自覺自信。
創(chuàng)新載體實效化,推動主題教育活動深入人心
結合校園文化、社會實踐等載體,舉辦主題為《打贏防控阻擊戰(zhàn),安工人在行動》《凝聚青春,共同戰(zhàn)“疫” 續(xù)寫新時代五四精神》等系列線上展播,開展“凝聚青春力量,防控有我擔當”線上特別主題團日活動,激發(fā)廣大青年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在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大批青年學生利用暑期實踐投身地方建設,為地方經濟、社會、教育等貢獻青春力量。
開展形式多樣的大學生幫扶工作。一是心理幫扶,以“聚力同心,戰(zhàn)疫同行”為主題,舉辦微視頻大賽、七日安心訓練營打卡、百字征文、手抄報大賽等系列線上活動,豐富了學生學習生活的內容,通過參與體驗,激發(fā)積極情緒情感,提升戰(zhàn)勝疫情的信心和能力。二是經濟幫扶,第一時間組織摸排統計疫情嚴重地區(qū)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現狀,宣傳防疫資助政策,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引導。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湖北籍家庭經濟困難建檔立卡戶、低保、特困救助供養(yǎng)、殘疾等特殊困難學生群體,每人資助500元,由學校直接發(fā)放至學生銀行卡;為確保學校線上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為全校1391名建檔立卡困難學生,每生資助20元線上學習流量補助,共計27820元。三是就業(yè)幫扶。通過舉辦線上雙選會、線上宣講會、加強新媒體就業(yè)宣傳、積極探索線上簽約途徑、擴展就業(yè)市場、加強就業(yè)指導、建立困難畢業(yè)生幫扶機制等形式,幫助學生就業(yè)。
(安陽工學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