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永城:王珊珊三代從警默耕耘 無悔擔當綻芳華
2022-11-30 15:17:46 來源: 責任編輯:大紅
中新河南網(wǎng)11月30日電(田波濤)王珊珊,女,現(xiàn)年32歲,河南省永城市第十一屆政協(xié)委員,2014年10月參加公安工作,現(xiàn)在永城市公安局刑警大隊工作。王珊珊1990年出生于永城市的一個警察世家,祖父、父親皆是一名人民警察,在很小的時候王珊珊印象最深的就是父親穿著警服的背影,因為工作特殊性,父親經(jīng)常需要加班,在家時間很少,從那時起她對警察這個這個職業(yè)充滿的好奇,稍大些的時候,因受父親和祖父的影響,耳濡目染,明白警察工作的辛苦,同時對警察這個職業(yè)充滿了崇拜和向往,長大后她堅定不移的選擇公安工作。

2014年10月,大學畢業(yè)后,王珊珊到永城市公安局指揮中心工作,剛剛進入工作崗位她看什么只覺得新鮮,懷揣著夢想毅然決然的加入了這個大家庭,將百倍熱情投入到這小小的三尺接警臺,110工作是持續(xù)性的不可間斷的,因為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可能有報警電話接入,王珊珊總是邊接電話邊吃飯,有時候甚至連上廁所的機會都沒有,110的工作也沒有白天和黑夜,二十四小時需要有人值班,常常是三班倒,尤其是晚上更要保持清醒狀態(tài),因為她深知110不僅僅是一個報警求助電話,更是關系到人民生命財產(chǎn)安全的“生命線”。就這樣,王珊珊日夜值守在小小接警臺,一聲聲電話連接著自己的警察夢想和為民實踐,一干就是6年。
2020年疫情期間,王珊珊的父親突發(fā)疾病仍然堅持奮戰(zhàn)在抗疫戰(zhàn)線上,雖然經(jīng)過全力救治,最終還是滿懷遺憾的離開了。作為女兒,王珊珊被失去父愛的巨大痛苦打擊深重,作為公安機關一員,她更被父親舍小家、為大家的高尚品質(zhì),那種義無反顧,越是艱難越向前的警察精神所激勵。六年的一線實踐,王珊珊深知警察的光輝和榮耀背后,更多的是艱辛和奉獻,歷練實戰(zhàn)淬煉,她更加立志要成為像父輩一樣的對人民有用的人。
永城市公安局組建疫情防控專班后,王珊珊主動請求加入,秉承父親的遺志,毅然沖鋒在“戰(zhàn)疫”的最前沿。六年的工作經(jīng)歷,奠定了王珊珊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品質(zhì),作為一名女同志,王珊珊絲毫沒有顯示女子的柔弱,反而充分發(fā)揮女同志耐心、細致的長處,為隊里的其他同志和工作補漏拾缺。工作中,她像其他男同事一樣經(jīng)常到疫情前線,積極配合衛(wèi)健、疾控部門的同志到現(xiàn)場開展現(xiàn)場核查,無論早晚、不怕危險,她無怨無悔,一直堅守著內(nèi)心的誓言:我是警察,疫情不滅,不能后退。

疫情防控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役”,它總是悄無聲息的突然來到人民身邊,為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王珊珊和他的同事們始終保持高度緊張,和“病毒”賽跑。王珊珊和他同事往往都是連軸轉,有時候一天甚至連續(xù)幾天只能休息幾個小時,面對這樣高強度的工作,王珊珊沒有叫一聲“苦”,也沒有因為是一個女同志要求特殊照顧。在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工作中,王珊珊深感責任重大。為了及時完成工作任務,工作期間她不敢喝水,不敢上廁所,不敢放慢腳步,不敢讓大腦停止思考,因為她深知工作快一秒,疫情擴散風險就會減一分。由于疫情形勢嚴峻復雜,下發(fā)工作任務多,王珊珊要從海量的信息和點滴的細節(jié)中尋蹤覓源,爭分奪秒,確保第一時間推動工作快速流轉。連續(xù)數(shù)天、幾十個小時,王珊珊和她的同事天天“白加黑”連軸轉,有時候勞累過度,頭腦發(fā)沉,眼睛發(fā)昏,王珊珊同志抱著輕傷不下火線的態(tài)度,累了就在椅子上靠一靠,困了就在桌子上趴一會。緩一緩,接著干!
王珊珊深知崗位職責的重大,既然選擇了公安機關這個行業(yè),就是選擇了艱難與辛苦,選擇了付出與犧牲,選擇了分離與守望。因為工作忙碌,王珊珊忽略了女兒的成長,錯過了家人的團聚,她用全部的熱情詮釋對公安事業(yè)的熱愛,用青春和熱血譜寫了對黨和人民的忠誠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