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啪啪免费视频|精品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男女拍拍久久|亚洲AV影院久久|东京热视频导航页|久久国产婷婷VR日韩黄色AAA网|污片在线国产**|国产午夜亚洲影院|绯色九九免费毛片|少妇人妻在线

當前位置 > 首頁 > 河南法治 > 人物 >

熱線:0371—65710329 信箱:hntyxww@126.com

游藝書海樂無倦——方鐵先生訪談
2021-03-11 12:01:16   來源:中新河南網(wǎng)   責任編輯:大紅
  中新河南網(wǎng)3月11日電(田波濤)春日午后,天氣雖然有點陰冷,但是仍然遮擋不住蓬勃的春意。大家聚在一處,聽方鐵先生侃侃而談。先生干練瀟灑,面容白凈,藹藹如也。特別引人的是那雙眼睛,很大,很靈活,眼神炯炯。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歷經(jīng)世事磨礪,人事乘除,還能有這樣明亮的眼睛。這樣的人,一定有著極高的境界和修為。果然,方鐵先生閱歷豐富,做過公安民警,下過基層,當過總編,見多識廣,人情暢達。更難得的是他愛思考,闡述條分縷析、嚴謹周密;論事鞭辟入里、一針見血。處處閃耀著智慧的光芒。隨著他的談論,我們也隨同他一同進入,他為之浸淫一生、樂而忘返的書法世界。
 
 
  一場改變命運的書展
 
  時光回溯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一場《墨海弄潮》書法展在綠城鄭州舉行。時間很快證明,這次書展,以它磅礴的偉力,富于開拓的精神,在中國書壇掀起了一股中原風。將以張海為首的一大批書法家推向了中國書壇。年輕的方鐵,參觀了這次展覽。游走在龍飛鳳舞的線條世界,方鐵的心靈受到了深深地觸動。他眼中,這些筆墨,是有生命的,張揚、欲語、悲喜、吶喊,他陶醉其中,樂而忘返。
 
  那天夜晚,他失眠了。習慣于總結思考的他,又開始反省自己的道路:他從學生時代就喜歡書畫。70年代末油畫作品還參加過省美術展。80年代初美術作品又獲獎。一度想報考美術院校,雖然愿望沒有實現(xiàn),這個夢卻埋在心底。今夜,這夢想又想春草一樣萌生出來了。如何在工作之余從事美術,如何做到兼顧?經(jīng)過權衡,他選擇了書法。相較美術,書法簡便易行,要求條件不高,隨時隨地都可習練。工作之余,方鐵重又拈起了筆。這一拈,就是四十余年。
 
  泛舟書海路漫漫
 
  上世紀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是方鐵學書的成長初期。這個時候的他偏重感性認識,以自學為主。每天下了班,房門一關,就是他自由揮灑的天地。但這種自發(fā)式學習,進步緩慢,如同小孩學步,歪歪斜斜。學然后知不足。蘇轍在《上樞密韓太尉書》說:“且夫人之學也,不志其大,雖多而何為?”2000年,中書協(xié)培訓中心臨摹與創(chuàng)作高研班招生的信息觸動了方鐵。方鐵克服種種困難,下定決心走了出去。這是中書協(xié)在全國開辦的第一屆高研班。“這次培訓對我震動太大了!”現(xiàn)在回想起來,方鐵先生仍然記憶猶新,感嘆不已。第一天開班,班上學員將作品陳列起來,老師逐一點評。第二天大家便吃不下飯。是的,大家觸動太大了。參加學習班的學員大都經(jīng)過了一段時間的書法訓練,有的在當?shù)剡小有名氣。可是經(jīng)過老師點評,大家才發(fā)現(xiàn),自己何等淺陋,一是對經(jīng)典缺乏認識,二是審美意識不正確。方向不對,走的越遠,用功越勤,危害越大。此后的日子,大家都如發(fā)瘋一樣,泡在教室揣摩練字。這次培訓,讓方鐵端正了認識,明白了師法經(jīng)典是步入書法殿堂的不二法門。“取法于上,僅得為中;取法于中,故為其下”。不為其上,又焉能得上?
 
 
  經(jīng)過思考,結合自己審美,他把隸書作為自己的方向。他宗法《張遷碑》的古樸厚重,《曹全碑》的飄逸靈動,《禮器碑》的廟堂之風,《石門頌》的瀟灑勁健,形成了他自己厚勁高古、端莊飄逸的書法風格。他熱愛法帖,與古人為友。他形容《曹全碑》是俊秀的美少女,《張遷碑》是陽剛的英俊少年。話語之中,掩抑不住對古法的喜愛。
 
 
  他認識到,書法不僅是技,更在于道。書藝和人文、哲學、審美相關。學書要精通兩種字體。因為題款要用行書。隸書靜,行書動。他再次進修學習,自費到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張旭光書法藝術工作室,師從張旭光教授。張旭光是中國書協(xié)領軍人物,對二王體系深有研究。經(jīng)過系統(tǒng)學習,方鐵的眼光再次擴展,理念再次提升,在書法傳統(tǒng)繼承、經(jīng)典理解、藝術審美上,都有了新的提高。近些年來,方鐵的書法作品獲得了全省人社系統(tǒng)書法展一等獎,省直機關展覽一等獎,全省文聯(lián)離退休干部一等獎,屢屢斬獲大獎,再次印證了方鐵的藝術實踐。
 
  高雅書法進萬家
 
  離開工作崗位后,自主的安排,充裕的時間,讓方鐵的書藝進入了升華階段。他堅持臨研創(chuàng)結合,書法之果越發(fā)豐碩。在自我陶醉、享受書法甘美的同時,他仍然不滿足,經(jīng)常思考著作為優(yōu)秀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怎樣發(fā)揮書法的社會價值,怎樣為社會服務。他時常舉辦書法公開課,通過自己學書體會,教別人臨習經(jīng)典,少走彎路。他組織了書法志愿者服務群,熱心公益,開展“書法進社區(qū)”等活動,用書法服務社會。他是一個非常有眼光的人。他敏銳發(fā)現(xiàn)當下,群眾物質生活好了,開始有了精神需求,市場上書畫藝術需求在上升,但是,相當一部分書法作品缺失經(jīng)典繼承,沾染江湖習氣,品味不高。為此,他說出了自己的書法愿景,就是在根植傳統(tǒng)、學習經(jīng)典、入古出新的基礎上,弘揚書法藝術,積極推動“高雅書法進萬家”活動。用工薪大眾能夠承受的價格,把繼承傳統(tǒng)的、入古出新的高雅書法作品奉獻給社會大眾,讓“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書法已經(jīng)融入了他的生命,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也成為他憩息心靈、回報社會的一種方式。“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先生其得道者歟?!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服務 | 法律聲明 | 招聘信息 
豫ICP備2021035336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