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3日晚,鄭州,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屆職業(yè)技能大賽閉幕式現(xiàn)場。當“智能制造工程技術(國賽精選)賽項金牌——河南代表團,張國佗”的宣布聲響起,這位年輕的小伙子與身旁的指導老師賈艷瑞緊緊相擁,淚水奪眶而出。
他的雙手曾終日與金屬門窗為伴,如今卻能精準編程控制工業(yè)機器人;他曾因“不想一眼望到頭”而迷茫,此刻卻在全國最高領獎臺上熠熠生輝。這一刻,所有深夜的燈光、山間的彷徨、指尖的傷痕,都凝聚成了胸前金牌那沉甸甸的重量。新鄉(xiāng)職業(yè)技術學院選手張國佗,用不懈奮斗完成了從工匠到金牌選手的蛻變,成為無數(shù)職校學子心中的“燈塔”。
金屬碎屑中的十七歲:一道傷疤與一個決定
盛夏,河南新鄉(xiāng)的村莊籠罩在熱浪中。17歲的張國佗蹲在廠房里,額角的汗水滴在鋁合金窗框上,瞬間蒸發(fā)。他熟練地握著角磨機,火花四濺。“滋——”一聲刺響,鋒利的金屬邊角劃破了他的食指,血珠迅速滲出,在沾滿油污的手套上暈開一朵暗紅。
“疼嗎?現(xiàn)在早沒感覺了。”如今回憶起初三輟學后的這段日子,張國佗摩挲著食指上的疤痕笑了笑。那時他已是當?shù)匦∮忻麣獾拈T窗師傅,月入五千,年底把錢全部打給父親時,“總覺得心里空落落的”。
轉折發(fā)生在一個黃昏。他正在給鄰居家安裝陽臺窗,夕陽透過剛裝好的玻璃,在地面投下整齊的光斑。“我突然想,要是以后沒人蓋房子了,我這門手藝還有什么用?”這個念頭讓他手抖了一下,螺絲刀差點脫落。那一刻,這個少年第一次看見了人生的“盡頭”——重復的敲打聲、飛濺的火花、永遠洗不凈的指甲縫里的金屬屑。
實訓基地的深夜:一盞臺燈與一場蛻變
“我比同學大,經(jīng)歷更坎坷,必須做點厲害的事。”入學第一天,張國佗就憋著一股勁兒。從第三梯隊到第一梯隊,他經(jīng)歷了學校嚴格的層層考核。數(shù)控實訓基地墻上“精益求精”的紅色標語,見證了這個曾經(jīng)握角磨機的手如何變得能夠精準操控數(shù)控銑床。
真正的轉折發(fā)生在第三屆職業(yè)技能大賽前夕,團隊決定轉型攻堅智能制造工程技術賽項——這意味著他要放棄深耕多年的數(shù)控銑,從零開始。
“就像讓一個木匠突然去寫代碼。”面對全新的工業(yè)機器人編程,張國佗一度陷入迷茫。最艱難的那個四月深夜,他困得眼皮打架,對還在調試代碼的指導教練賈艷瑞老師說:“我撐不住了,先去睡會。”凌晨三點醒來,發(fā)現(xiàn)賈老師仍坐在電腦前,臺燈下的側影在墻上拉得很長。
“老師,您又不參賽...”
“你比賽,就是我的比賽。”賈老師回頭笑了笑,繼續(xù)埋首代碼。那一刻,賈老師無言的身教勝過千言萬語。張國佗內(nèi)心深受觸動,對“心靈共通體”有了真切的感悟。這樣的引導,讓他拋卻了浮躁,沉心靜氣地迎向挑戰(zhàn)。
金牌背后的淬煉:一座獎杯與一種傳承
本屆大賽共吸引全國3420名選手參賽,競爭異常激烈。在智能制造工程技術賽項中,張國佗需要面對方案制定、設備駕馭、突發(fā)情況處理等多重考驗。
“比賽不僅是技術的比拼,更是心理素質的較量。”備賽期間,他的體重掉了八斤,眼鏡度數(shù)漲了100度。情緒最低落時,賈老師帶著幾近抑郁的國佗走進了太行山。深山里,野花在寂靜中絢爛,即使無人駐足,也阻擋不了它們綻放的本心。那一刻,國佗豁然開朗——他愿如這山花,不為外界目光所困,只為生命的本心而活。盡情開過,便無遺憾。從此,只問耕耘,不問收獲。
這種“同甘共苦、榮辱與共”的帶訓理念,讓張國佗在一年集訓期間,即使面對頭發(fā)大把脫落的壓力也從未放棄。他隨身攜帶的訓練本上密密麻麻記滿問題,U盤里存著200多個調試方案。
當金牌掛上脖頸的那一刻,張國佗想起了17歲那個在廠房里組裝門窗的少年。“從金屬碎屑到智能代碼,我用了九年時間完成這場蛻變。”
新征程的起點:一塊金牌與萬千夢想
金牌的光芒尚未褪去,但張國佗的生活已回歸熟悉的節(jié)奏。如今,在數(shù)控技術學院的實訓基地里,人們經(jīng)常能看到國佗的身影——
“國佗,編程邏輯總卡殼怎么辦?”
“國佗哥,比賽時手抖緊張怎么克服?”
面對這些與自己當年如出一轍的困惑,張國佗總會伸出那個帶有疤痕的食指,坦然分享自己的經(jīng)歷。“看這道疤,它見證了我從裝門窗到控制機器人的路。你們的基礎比我當年好太多,只要方法對,一定能行。” 這種傳承,在學校已成為一種寶貴的傳統(tǒng)。
“張國佗的事跡讓我們真切地看到,榜樣就在身邊,技能成才這條路真的走得通。”一位大二學生感慨道。而學校此次在大賽中5個賽項全部獲獎的輝煌戰(zhàn)績,也正是這種“傳幫帶”良性生態(tài)結出的碩果,有力地詮釋了“技能新職”的品牌內(nèi)涵。
面對未來,剛剛站上全國之巔的張國佗有了新的目標:“我希望把從賈老師那里學到的‘心靈共通體’理念傳遞下去,幫助更多迷惘的技能學子在中國智造的時代浪潮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坐標。”
從門窗匠到全國冠軍,張國佗的華麗蛻變正在證明:技能不僅能夠改變個人的命運,這份力量更能在同輩之間相互傳遞,點燃更多人的夢想。(新鄉(xiāng)職業(yè)技術學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