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為你讀書——記開封市第十三中學讀書活動
2020-04-23 22:22:38 來源:中新河南網(wǎng) 責任編輯:付海濤
中新河南網(wǎng)4月23日電(付海濤)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選擇4月23日成為世界讀書日的靈感來自于一個美麗的傳說。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萬提斯的忌日,也是加泰羅尼亞地區(qū)大眾節(jié)日"圣喬治節(jié)"。實際上,同一天也是莎士比亞出生和去世的紀念日,又是美國作家納博科夫、法國作家莫里斯·德呂翁、冰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拉克斯內(nèi)斯等多位文學家的生日,所以這一天被定為全球性讀書日。
1995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廣閱讀、出版和對知識產(chǎn)權的保護。圖書成為生活的必需品,讀書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精彩朗誦
莎士比亞曾經(jīng)說過:“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閱讀對人成長的影響是巨大的,“腹有詩書氣自華”,一本好書往往能改變?nèi)说囊簧。彌爾頓說,書籍并不是沒有生命的東西,它包藏著一種生命的潛力,與作者同樣地活躍。不僅如此,它還像一個寶瓶,把作者生機勃勃的智慧中最純凈的精華保存起來。為了全面貫徹落實2020年全市教育體育工作會關于“雙帶頭雙引領”的工作要求,切實打造書香校園,帶動全體師生多讀書、讀好書,提升素養(yǎng)、拓寬視野,引領學校讀書學習新風尚,在第25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開封市第十三中學團委組織青年教師和學生開展了“閱讀與人生相伴 讀書為生命添彩”為你讀書活動。
老師們找來美篇美文,傾情獻聲;
01《我們仨》
這本書是當代作家楊絳所著的散文集。該書分為三部分,從第一部分,以“我”的一個夢為開頭,向后延到第二部分“我”以夢境來講述我們一家三口,在這么一段時間里,相聚相散,悲歡離合的故事,到了第三部分則是一家人零零碎碎的生活小事,整本書的語言簡潔卻又帶著擊中人心的沉重。“從今以后,咱們只有死別,不再生離”。——學生:劉子樂

02《我是貓》
這本書是日本國民作家夏目漱石的長篇小說,也是夏目老師的代表作,以一只貓視角,看透當時整個日本社會的資本主義的思想以及行為。寫書的背景也是因為夏目老師多年來看到的這些狀況,心中的郁憤在本書中發(fā)泄出來。“一切安樂,無不來自困苦” ——學生:劉子樂

03《蘇東坡傳》
蘇東坡雖文章聞名天下,仕途卻歷盡艱辛。屢遭迫害,但終不改其樂觀的天性;他一生融儒、釋、道于一體,詩、文、詞、書、畫俱在才俊輩出的宋代登峰造極;他比中國其他的詩人更具有天才的多面性、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他的人格精神所體現(xiàn)的進取、正直、慈悲與曠達,千年來始終閃耀在中國歷史的星空。
學貫中西的林語堂先生用生花妙筆將一位文學家、政治家、書畫家的一生娓娓道來,一個性格鮮明、多才多藝、形象飽滿、可敬可愛的蘇東坡也清晰地浮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學生:劉安琪

04《圍城》
作者錢鐘書圍繞方鴻漸與幾個女人的戀愛故事而展開描寫。具體敘述方鴻漸與蘇文執(zhí)的故事。夫妻雙方演了許多半真半假的滑稽戲。其中《圍城》的語言也運用到了極致。粗略一看是字面意思,仔細一瞧就不禁開懷大笑了。書上將語句變具體為抽象,讓具體的感覺用抽象的物象來比喻。
真正相愛的人會在愛的美妙感覺里暢游,相信美好會永久長存。只因彼此一起度過了那段黑暗的時光,相互依靠讓他們覺得以前的心碎都值得成為過往。不可避免的是每個人的愛情都會有坎坷。
“即使日夜兼程,我們的未來也還遠著呢”——學生:李雨陳

05《1984》
《1984》 是英國左翼作家喬治奧威爾于1949年出版的長篇政治小說。1936年的西班牙內(nèi)戰(zhàn)爆發(fā),左翼政派與政府分裂,導致輸?shù)袅诉@場正義戰(zhàn)爭。與妻子逃離西班牙后 便寫下了這篇揭露獨裁者的長篇小說。
全篇圍繞“權力及上帝”這一觀點展開對他們的諷刺。奧威爾用血肉刻下一個恐怖的權力世界。獨裁者以“追逐權利”為人生目標。人性被泯滅,自由與思想被束縛。在小說中,與現(xiàn)實不同的是這場正義的戰(zhàn)爭贏的轟轟烈烈,所有人在最后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背離慈愛胸懷頑固不化的流亡者最終也會被自己所制裁。一切的斗爭都已結(jié)束,人們相約要在沒有黑暗的地方相見。但孤獨卻無法避免。全書貫穿壓抑的情緒,但字里行間還是透露出他對未來世界的向往。——學生:李雨陳

06《俗世奇人》
這本書講的是清末民初的天津,有一群鄉(xiāng)土怪客與民間英雄讓人稱奇叫絕。寫的是這方水土獨有的人物,捧出的是此地的性情與精神。18個人物,18個故事,18篇小說,文字雖短,實則精煉,讓我們了解到昔日老天津的奇人妙事,和當時的社會風貌。書中語言不僅詼諧嘲諷,并且大量運用相聲表演的模式,可以明顯看出作者馮驥才對人物的某種看法。我們也可從這本書中學習如何用平實樸素的語言將人物及場景描寫的活靈活現(xiàn),惟妙惟肖。——學生:鄭茹以

07《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這本書是巴西著名作家保羅柯艾略的經(jīng)典式小說,小說運用富含哲理和詩意的語言講述了牧羊少年安圣地亞哥追尋寶藏的奇幻冒險故事,極具啟發(fā)性和勵志意識。小說自1988年出版后便風靡全球,暢銷160多個國家,登上20多個國家暢銷榜第一名,榮獲33項國際大獎,已被翻譯成68種語言,是當今在世作品中被翻譯最多的小說。全球銷量超過6500萬冊,是歷史上最暢銷的西班牙語小說,這部小說被譽為20世紀最重要的文學現(xiàn)象之一,值得一讀。——學生:楚凌薇

世界讀書日的主旨宣言為:“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們,無論你是年老還是年輕,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你是患病還是健康,都能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作出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都能保護知識產(chǎn)權。”
中華民族之所以成為禮儀之邦、文明古國,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我們是一個熱愛學習、勤奮讀書的民族。讀書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讓人得到智慧啟發(fā),讓人滋養(yǎng)浩然之氣,閱讀作為推進社會發(fā)展的力量是不可取代的。崇尚讀書,才能讓民族的發(fā)展保持生命的活力,唯有讀書,才能為生命增添別樣的色彩。春暖花開季,正是讀書時。開封市第十三中學全體師生將在讀書中開拓進取,營造書香氛圍,從我做起,從學校做起,強化示范引領,為建設書香開封做出積極貢獻。
(投稿熱線:18237850555 郵箱:chinanewskf@163.com)
1995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廣閱讀、出版和對知識產(chǎn)權的保護。圖書成為生活的必需品,讀書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精彩朗誦
老師們找來美篇美文,傾情獻聲;
《我與幸福之間,只差一只貓兒》
作者:村上春樹 朗讀者:高媛媛老師
《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
作者:海子 朗讀者:趙玥老師
《星星變奏曲》
作者:江河 朗讀者:楊茹帆老師
作者:村上春樹 朗讀者:高媛媛老師
《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
作者:海子 朗讀者:趙玥老師
《星星變奏曲》
作者:江河 朗讀者:楊茹帆老師
精彩書籍推薦
同學們找來喜歡的優(yōu)秀的讀物,鼎力推薦。01《我們仨》
這本書是當代作家楊絳所著的散文集。該書分為三部分,從第一部分,以“我”的一個夢為開頭,向后延到第二部分“我”以夢境來講述我們一家三口,在這么一段時間里,相聚相散,悲歡離合的故事,到了第三部分則是一家人零零碎碎的生活小事,整本書的語言簡潔卻又帶著擊中人心的沉重。“從今以后,咱們只有死別,不再生離”。——學生:劉子樂

02《我是貓》
這本書是日本國民作家夏目漱石的長篇小說,也是夏目老師的代表作,以一只貓視角,看透當時整個日本社會的資本主義的思想以及行為。寫書的背景也是因為夏目老師多年來看到的這些狀況,心中的郁憤在本書中發(fā)泄出來。“一切安樂,無不來自困苦” ——學生:劉子樂

03《蘇東坡傳》
蘇東坡雖文章聞名天下,仕途卻歷盡艱辛。屢遭迫害,但終不改其樂觀的天性;他一生融儒、釋、道于一體,詩、文、詞、書、畫俱在才俊輩出的宋代登峰造極;他比中國其他的詩人更具有天才的多面性、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他的人格精神所體現(xiàn)的進取、正直、慈悲與曠達,千年來始終閃耀在中國歷史的星空。
學貫中西的林語堂先生用生花妙筆將一位文學家、政治家、書畫家的一生娓娓道來,一個性格鮮明、多才多藝、形象飽滿、可敬可愛的蘇東坡也清晰地浮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學生:劉安琪

04《圍城》
作者錢鐘書圍繞方鴻漸與幾個女人的戀愛故事而展開描寫。具體敘述方鴻漸與蘇文執(zhí)的故事。夫妻雙方演了許多半真半假的滑稽戲。其中《圍城》的語言也運用到了極致。粗略一看是字面意思,仔細一瞧就不禁開懷大笑了。書上將語句變具體為抽象,讓具體的感覺用抽象的物象來比喻。
真正相愛的人會在愛的美妙感覺里暢游,相信美好會永久長存。只因彼此一起度過了那段黑暗的時光,相互依靠讓他們覺得以前的心碎都值得成為過往。不可避免的是每個人的愛情都會有坎坷。
“即使日夜兼程,我們的未來也還遠著呢”——學生:李雨陳

05《1984》
《1984》 是英國左翼作家喬治奧威爾于1949年出版的長篇政治小說。1936年的西班牙內(nèi)戰(zhàn)爆發(fā),左翼政派與政府分裂,導致輸?shù)袅诉@場正義戰(zhàn)爭。與妻子逃離西班牙后 便寫下了這篇揭露獨裁者的長篇小說。
全篇圍繞“權力及上帝”這一觀點展開對他們的諷刺。奧威爾用血肉刻下一個恐怖的權力世界。獨裁者以“追逐權利”為人生目標。人性被泯滅,自由與思想被束縛。在小說中,與現(xiàn)實不同的是這場正義的戰(zhàn)爭贏的轟轟烈烈,所有人在最后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背離慈愛胸懷頑固不化的流亡者最終也會被自己所制裁。一切的斗爭都已結(jié)束,人們相約要在沒有黑暗的地方相見。但孤獨卻無法避免。全書貫穿壓抑的情緒,但字里行間還是透露出他對未來世界的向往。——學生:李雨陳

06《俗世奇人》
這本書講的是清末民初的天津,有一群鄉(xiāng)土怪客與民間英雄讓人稱奇叫絕。寫的是這方水土獨有的人物,捧出的是此地的性情與精神。18個人物,18個故事,18篇小說,文字雖短,實則精煉,讓我們了解到昔日老天津的奇人妙事,和當時的社會風貌。書中語言不僅詼諧嘲諷,并且大量運用相聲表演的模式,可以明顯看出作者馮驥才對人物的某種看法。我們也可從這本書中學習如何用平實樸素的語言將人物及場景描寫的活靈活現(xiàn),惟妙惟肖。——學生:鄭茹以

07《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這本書是巴西著名作家保羅柯艾略的經(jīng)典式小說,小說運用富含哲理和詩意的語言講述了牧羊少年安圣地亞哥追尋寶藏的奇幻冒險故事,極具啟發(fā)性和勵志意識。小說自1988年出版后便風靡全球,暢銷160多個國家,登上20多個國家暢銷榜第一名,榮獲33項國際大獎,已被翻譯成68種語言,是當今在世作品中被翻譯最多的小說。全球銷量超過6500萬冊,是歷史上最暢銷的西班牙語小說,這部小說被譽為20世紀最重要的文學現(xiàn)象之一,值得一讀。——學生:楚凌薇

世界讀書日的主旨宣言為:“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們,無論你是年老還是年輕,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你是患病還是健康,都能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作出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都能保護知識產(chǎn)權。”
中華民族之所以成為禮儀之邦、文明古國,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我們是一個熱愛學習、勤奮讀書的民族。讀書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讓人得到智慧啟發(fā),讓人滋養(yǎng)浩然之氣,閱讀作為推進社會發(fā)展的力量是不可取代的。崇尚讀書,才能讓民族的發(fā)展保持生命的活力,唯有讀書,才能為生命增添別樣的色彩。春暖花開季,正是讀書時。開封市第十三中學全體師生將在讀書中開拓進取,營造書香氛圍,從我做起,從學校做起,強化示范引領,為建設書香開封做出積極貢獻。
(投稿熱線:18237850555 郵箱:chinanewskf@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