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橋梁“醫(yī)生”梁體里“蒸桑拿”
2020-08-19 16:41:21 來源:中新河南網 責任編輯:潘再軍

職工在召開班前會
中新河南網8月19日電 “梁體空間狹小,一點風都沒有,又悶又熱,跟蒸桑拿一樣。”8月17日16點,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麻城工務段麻城橋梁工區(qū)職工頂著36℃的高溫,為京九線舉水河特大橋“問診”;鹄崩钡奶枒以诳罩,橋上列車疾駛而過,橋下梁體里“轟隆隆”的聲音振聾發(fā)聵。

職工在檢查橋面設備
“舉水河特大橋長1117.1米,36孔,屬于梁式圬工橋,1996年9月1日建成通車,日通過客貨列車近200對。”工長葉在洪介紹說。這個工區(qū)有7名職工,擔負京九線、麻武線和合武客專10座隧道、52座橋梁、356座涵渠的維修管理工作。

職工在檢查圍欄
經過一整天太陽暴曬,鋼軌溫度52℃,橋上就像“烤箱”一樣。為確保高溫下勞動人身安全,每個人都攜帶足夠的十滴水、人丹和飲用水。工長葉在洪手拿一把檢查錘,對著欄桿、避車臺等設備的關鍵部位進行敲擊,通過或清脆、或沉悶的聲響判斷橋梁鋼結構的緊固程度。

職工在檢查梁體
“光靠觸摸、聆聽、目測還不夠,得用小錘敲擊,才能真正發(fā)現問題。”工長葉在洪說。這時,作業(yè)人員的衣服早已濕透,汗水絲線般流過不停。

職工在檢查支座
每檢查完32米,職工們就要順著檢查梯下到墩臺上,或跪、或趴、或蹲,用錘敲擊檢查支座、限位裝置和臺帽情況。“常年累月,我們沿著鐵路線走,要檢查哪里,就在哪里住宿。”工長葉在洪說,“雖然生活有些單調,但習慣了就沒什么了。”或跪、或趴的次數多了,葉在洪的膝蓋上長滿了老繭。

職工在檢查箱梁
爬進梁體里,伸手不見五指,他們戴著頭燈,眼睛像CT掃描儀滴溜溜轉起來,貓著腰,輕輕敲擊每一寸腹板或頂板,不落下一個死角,不放過一處隱患。當列車駛過時,巨大噪聲在梁體里傳播、回響,反復沖擊著耳膜。
夕陽的余輝灑在舉水河面上,波光粼粼;灑在作業(yè)人員的臉上,仿佛鍍上一層耀眼的金黃。經過3個小時不間斷努力,他們敲錘萬余次,檢查欄桿500米、避車臺5個、支座20個、梁箱4個,用汗水筑起暑期列車運行的坦途。(賀勇 張雨思)